2021/05/12
中國老區建設促進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忘記老區,就是忘本;忘記歷史,就是背叛。”“革命老區是黨和人民軍隊的根,我們永遠不能忘記自己是從哪里走來的,永遠都要從革命的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中國老區建設促進會(簡稱中國老促會)于1990年7月成立,是經黨中央批準,在民政部注冊登記,現由農業農村部主管、國家鄉村振興局日常監督管理的全國性社會團體,主要成員由熱心于革命老區建設事業的黨政軍離退休老干部和愛心單位、愛心人士組成。
中國老促會第一屆會長裴麗生,第二、三屆會長楊成武,第四屆會長王作義,第五屆會長邱金凱,第六屆會長王健。
現任會長支樹平,副會長曾廣超、楊慶堂、張建設、姜平、漆志恒、邵根伙,秘書長張建設(兼)。
中國老區建設促進會宗旨:全心全意為老區人民服務,協助黨和政府促進新時代老區振興發展。
中國老區建設促進會工作指導思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緊緊圍繞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決策部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積極參與支持老區振興發展,為把老區建設得更好、讓老區人民過上更好生活而努力奮斗。
中 文 名 中國老區建設促進會
簡 稱 中國老促會
英 文 名 China Council for the Promotion of Construction in the Old Revolutionary Areas
成立時間 1990年7月
地 點 北京市石景山區八大處甲14號
類 型 全國性社會團體
性 質 非營利性社團
業務主管單位 農業農村部
? 成立背景
中國革命老區是指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和抗日戰爭時期,在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領導下創建的革命根據地。革命老區遍布全國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599個縣,老區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55%,老區面積占全國總面積的33%。在革命戰爭年代,老區人民養育了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人民軍隊,提供了堅持長期斗爭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為壯大革命力量、取得革命最后勝利作出了巨大犧牲和貢獻。
為了促進革命老區的建設發展,在陳云、習仲勛、宋任窮、伍修權、楊成武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關懷倡議下,經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江澤民同志親自批準,中國老區建設促進會于1990年7月成立,是全國性非營利性社會團體。
至今,全國已有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黑龍江、江蘇、浙江、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重慶、四川、貴州、云南、陜西、甘肅、寧夏等2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190多個市(地、州、盟),1300多個縣(市、區、旗)成立了老促會。廣東省老促會成立于1989年1月,是全國最早建立老促會的省份。
? 業務范圍
(一)發揮輿論宣傳作用,大力弘揚老區精神,宣傳老區人民為奪取中國革命勝利作出的巨大犧牲和貢獻,宣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老區建設的一系列重要論述,宣傳黨和政府關于支持老區振興發展的方針政策,動員社會各界關心老區、支持老區;
(二)發揮參謀助手作用,圍繞黨和政府關于老區振興發展的總體部署和重點工作,深入老區調查研究,反映老區人民的愿望和訴求,提出政策性意見建議,配合國家有關部門做好老區美麗生態宜居鄉村建設和婦女兒童、醫療衛生、科技教育等工作,多方提供人才培訓、信息咨詢、科技創新、專項幫扶等方面的服務;
(三)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引進適合老區的項目和資金、人才,為促進老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增加新動能;
(四)發揮幫扶助推作用,動員社會力量特別是本團體的單位會員參與老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采取多種形式“扶志扶智”,在老區開展各種社會公益活動,關愛“五老”和特殊困難群體,為他們辦實事、送溫暖;
(五)發揮傳承保護作用,配合有關部門、當地黨和政府宣傳、繁榮、發展紅色文化,講好紅色故事,加強老區革命遺址遺跡等紅色資源的廣泛宣傳、有效保護、合理利用,支持老區發展紅色旅游,傳承紅色基因;
(六)發揮聯系協調作用,加強與各地老區建設促進會的聯系,互相學習交流、支持配合,共同促進老區發展;
(七)承擔政府有關部門委托的其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