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el id="pxgr4"><meter id="pxgr4"></meter></label>

  • <label id="pxgr4"><meter id="pxgr4"></meter></label>

  • 讓世界了解老區 讓老區走向世界

    search

    北平往事

    2021/05/13 瀏覽量: 作者:本刊記者? 漆志恒 田文玲  

    《中國老區建設》記者  漆志恒 田文玲

      
           1949年1月31日,人民解放軍進駐北平城,北平和平解放。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的槍炮聲,打破了國民政府以最大的退讓換哪怕最可憐的和平的迷夢。北平的淪陷,以及古老的文明所遭受的野蠻蹂躪都超出了許多北平人的極限想象能力。在那段北平歷史上最黑暗、最困難、最無助的日子里,人們希望有人能告訴他們:希望在哪里?共產黨、八路軍給絕望中的北平人民帶來了希望,也給古老的北平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精神氣象。

      當北平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平北同征,血戰艱危”的時候,古老的北平也在劫難中獲得了新生。抗日戰爭勝利后,北平城雖然被國民黨重兵接管,但經歷了戰火淬煉和革命精神洗禮的北平,在抗日根據地及解放區的簇擁之中已如襁褓中的新生嬰兒一般,等待著投入新中國的懷抱。
     

      西山,希望所在

      六百年的建都史上,北京也數次經歷“城頭變幻大王旗”;皇朝更替、政府易幟,對于許多北平人來說,就是家門前換面小旗子的事情。“北平無戰事”是許多“老北京”的常態信心。

      最愛和平的中國和最愛和平的北平,帶著它的由歷代的智慧與心血而建成的湖山,宮殿,壇社,寺宇,宅園,樓閣與九條彩龍的影壁,帶著它的合抱的古柏,倒垂的翠柳,白玉石的橋梁,與四季的花草,帶著它的最輕脆的語言,溫美的禮貌,誠實的交易,徐緩的腳步,與唱給宮廷聽的歌劇——不為什么,不為什么,突然的被飛機與坦克強奸著它的天空與柏油路!

      就如老舍在《四世同堂》中的描寫,善于從容周旋和接受的北平人忽然發現,所有的驕傲都不堪一擊,連好好地活著都成了奢望。

      1942年,當齊白石聽聞八路軍平西抗日捷報后,登臨北京陶然亭,遙望西山,揮毫寫下了“西山猶在不用愁,自有太平時候。”

      那時的西山,是八路軍領導北平抗戰的中心所在,更是所有北平人心中的希望所在。

      1938年八路軍開進平西,創建抗日根據地,給淪陷的北平人民帶來了希望和新生

      “紅旗挺立,飛舞在北平城周,抗日槍聲,響徹在香山腳下,日寇望之,動魄驚心;漢奸聞之,魄飛膽喪……”

      八路軍出擊宛平、房山、周口店,在永定河畔摧毀敵人鐵路,在黑山扈打下鬼子飛機,兩次攻占昌平縣城;多次兵臨妙峰山、北安河、石景山、香山、八大處等北平近郊。八路軍的宣傳品,經常出現在北平火車站、城門上,抗日傳單更是貼到了西直門城墻上。

      當年的北平,共產黨、八路軍無處不在,守衛著國土,保護著人民。

      戰斗在這里的有走過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老紅軍;有來自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的中華好兒女;更有不甘做亡國奴,挺身靖難的北平大學生。

      “樹葉充饑,草窩為炕,冰雪止渴,樹底為房”是當時平北抗日戰士們戰地生活的真實寫照。

      “告訴同志們,多大困難也要堅守住我們的根據地”,這是豐灤密抗日聯合縣縣長沈爽留給戰友的最后一句話。面對日本侵略者的重重包圍,沈爽舉槍自盡,時年46歲。一同犧牲的還有中共昌延縣委書記徐智甫。

      在冀東,幾乎無日無戰事,3萬多戰士犧牲,他們中很多人連名字都沒留下來;數千干部犧牲,其中團級、地委級以上干部數十人,冀東最早組建的八路軍第12團建團初期團職領導全部犧牲……

      三千中共北平地下黨,開辟了一條條秘密交通線,打通了敵人嚴密封鎖和監控下的北平城與根據地的聯系。

      門頭溝的妙峰山、潭柘寺,海淀的東北旺、西北旺、溫泉……一個個工作站,在敵人的眼皮底下運轉自如。

      當年的北平形成了這樣的抗戰局面:淪陷后的北平城,不僅沒有成為侵略者穩固的戰略支點,反而成為了抗日根據地各種緊缺物資的“供應站”;日軍企圖以北平為據點,出擊和分割華北抗日根據地,最終卻被連成片的抗日根據地包圍。
     

      《畢業歌》

      當年,在北平以北,有一支特殊的部隊,那是八路軍中唯一的知識分子團——被稱作“老十團”的冀熱察挺進軍第十團。這支部隊就是今天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部隊的前身。

      同學們,大家起來,

      擔負起天下的興亡!

      聽吧,滿耳是大眾的嗟傷!

      看吧,一年年國土的淪喪!

      我們是要選擇“戰”還是“降”?

      我們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場!

      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畢業歌》唱出了國難當頭時一代大學生的悲壯抉擇。

      老十團是一支以大學生為骨干組成的隊伍,排以上領導都是參加過一二·九學生運動的大學生。他們中很多人求學于北平,面對日寇入侵、國土淪喪,投筆從戎,舍身報國。

      被稱作“小白龍”的白乙化是挺進軍十團首任團長,“一二·九”運動的學生領袖。他帶領“老十團”挺進平北,像一把尖刀插入日偽統治的模范治安區,開辟根據地,建立抗日政權。他們不僅英勇善戰,而且是不停地出擊,主動尋戰。因為,他們的心底都有一個共同的信念:要用一次次勝利告訴北平的父老鄉親,曾求學于北平的大學生們,沒有離開北平!

      1941年,白乙化被恨之入骨的日軍狙擊手遠距離狙殺在戰斗中,時年29歲。

      “風點點,雨絲絲,瘦柳殘梧訴恨時。誰解小樓不睡意,砧聲笛韻和離詞。夜悄悄,露遲遲,明月孤燈兩不知。擦淚靜思離別日,別離還是去年時。”今天,讀到征戰中白乙化寫給孕妻的這首家書小令,忍不住從心底和淚涌出“遙想公瑾當年”的崇敬和“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慨嘆!

      抗日戰爭時期,老十團編制1380人,犧牲1200多人;七十多名大學生,僅王亢、吳濤等三十多位迎來了抗戰勝利。

      1943年11月11日,曾寫下“反正殺鬼子給東北同胞報仇才是好男兒”的十團政治部主任,被稱作軍中“高爾基”的王波在指揮南香峪戰斗時不幸被俘,英勇就義,時年32歲。

      1945年7月4日,曾任十團參謀長,被稱作“小諸葛”的才山在遵化縣楊家峪戰斗中壯烈犧牲,時年35歲,距抗戰勝利僅一月有余。

      電影《無問西東》中,大后方西南聯大的學子在敵機的轟炸下艱難求學的場景讓人唏噓流淚。西南聯大的許多學子后來成長為民族棟梁。但“白乙化們”的舍生取義,用生命撐起了民族的希望。

      曾任十團政委的吳濤在回答女兒當時為什么要選擇留在日寇掃蕩最激烈的冀熱察根據地時說:“我是黨員,是年輕人,就要在最前線狠狠打鬼子!” 他在緬懷白乙化的詩中這樣寫道:“綏西共起,平北同征,血戰艱危八載甚,殘敵待滅,偉業垂成,驚心噩耗已千秋!”

      一位曾在平北戰斗過的老同志回首當年歲月時說:“人世間最艱苦的日子我們經歷了,生離死別最痛的時刻我們經歷了,我們可以毫無愧色對后人說,在民族存亡的關鍵時刻,我們挺身而出,付出了能付出的一切。”

      在密云群山中的白乙化陵園,一排排松柏下安葬著當年追隨白乙化抗日的十團戰士終老后的骨灰。這些老戰士不留名、不留字、不刻碑,只愿永遠陪伴自己的老團長。白乙化的繼任者王亢將軍,1992年病逝于北京。有關部門遵從他的遺愿,讓他長眠在昔日的老團長、老學長白乙化身邊。

      今天,當人們流連于京郊的綠水青山時,可知道,當年曾有一群大學生在這里浴血奮戰。你走過的每一個山洞都可能是他們曾經的棲身之所,你跨過的每一條溪流也可能被他們的鮮血染紅過。
     

      兵民乃勝利之本

      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政黨像中國共產黨一樣,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當年,八路軍經略平北,“延安的觸角”剛剛伸入日偽“模范治安區”的時候,也曾有老百姓因害怕日軍報復而跪求八路軍離開。從平西到平北,八路軍三進兩出,平北抗日根據地的開辟何其艱難?但八路軍英勇頑強,對敵斗爭不死不休的英雄氣概鼓舞了人們抗戰勝利的信心。共產黨人視人民如親人,不惜舍命相護的真情,老百姓感受到了。踐行民主政治,開展減租減息,推動普遍的文化教育,使共產黨團結起了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受到了最廣泛的擁護,子弟兵的隊伍一天天壯大,根據地的面積一天天擴大。

      北平老區人民積極投身民族解放運動,積極參軍、參戰、支前,涌現出了一大批英模人物。圖為當年參加地道戰的部分焦莊戶老民兵合影

      在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民主根據地,人民群眾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他們以前所未有的主人翁姿態投身于民族解放戰爭中,古有慷慨悲歌的燕趙大地再次成為“遍地英雄下夕煙”的光榮之地。

      這里有毀家紓難,獻出丈夫愛子七人的“當代佘太君”鄧玉芬,有護理了100多名傷病員的晉察冀英模代表趙順,有被稱作“海坨山上一枝花”、為保護文件而跳崖的碾溝村婦救會主任楊金花,有用鮮血和生命護衛了軍用物資的陳喜富……

      當年的抗日根據地,村村為營、戶戶為堡,真正筑起了敵后抗戰的銅墻鐵壁,呈現出了陷敵于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的史詩般的壯美景象。這不僅是一次中華民族不可戰勝的世界宣告,更是一次民族精神升華的高峰登臨。

      兵民乃勝利之本!大哉斯言!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1943年,抗日戰爭已經出現了勝利的曙光,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黨反動派在《中國之命運》一書中聲稱:“沒有中國國民黨,那就是沒有了中國”。一時輿論嘩然。

      10月,晉察冀邊區群眾劇社的曹火星和戰友們來到了平西抗日根據地的霞云嶺鄉堂上村,他們白天寫抗戰標語、組織文藝演出、發動群眾減租減息,晚上在老鄉的土炕上、在昏暗的煤油燈下搞創作。

      曹火星雖然參加抗日斗爭時間不長,但他目睹了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機關頭,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挺身而出,戰斗在抗日的最前線,敵后抗日根據地的開辟和建設,更是將抗日戰爭上升到了民族解放的戰略高度,中國共產黨從心底喚起了人民群眾當家做主人的歷史覺悟,針對“沒有國民黨就沒有中國”的謬論,一個鮮明的主題,在他腦海中升起。歌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由此誕生。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手稿

      很快,這首歌唱遍了平西,唱遍了晉察冀,唱遍了各個抗日根據地。伴隨著解放軍勝利的步伐,唱響全中國。

      抗戰勝利后,《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歌詞中“他堅持了抗戰六年多”一句改為“他堅持抗戰八年多”;1950年,毛澤東又親自為這首歌加了個“新”字。

      從井岡山、延安、西柏坡到北平,《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是在黨旗指引下,浴血奮戰二十余年的老區人民從心底涌出的真情呼喚。

      平西、平北、冀東、平南……從現存的北京革命根據地舊址的分布,我們依然能夠遙望出當年陷敵于人民戰爭汪洋大海之中的波瀾壯闊,我們能夠更加清晰地看到,上個世紀四十年代末,北平回到人民懷抱,成為北京的歷史必然!

    編輯:田文玲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青青草原桃花久久综合| 天天av天天翘天天综合网|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无码久久综合影院| 亚洲国产免费综合| 91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青草| 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一| 日日AV色欲香天天综合网|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在线|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 欧美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片区| 色婷婷综合缴情综免费观看| 欧美久久综合九色综合|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女同| 亚洲第一页综合图片自拍|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一本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 色综合天天综合| 91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青草|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专区片高清久久久| 综合精品欧美日韩国产在线|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图片|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8| 亚洲综合色在线| 色综合AV综合无码综合网站| 精品无码综合一区| 色拍自拍亚洲综合图区| 色欲香天天综合网无码|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 99久久综合国产精品二区| 色老头综合免费视频|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网| 狠狠色丁香久久综合五月|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社区|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 久久综合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69|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综合|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heyzo专区无码综合| 日本道色综合久久影院| 伊人成年综合网| 亚洲伊人成无码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