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地商業貿易的實踐再一次證明了: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
2022/11/30
從贛南蘇區到長征路上,從延安窯洞到大別山鄉,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各個革命根據地和各種戰場,文藝都是“團結人民、教育人民、打擊敵人、消滅敵人的有力武器”。
2022/11/30
遙望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篳路藍縷的創業之路,暗夜里依稀閃爍的科技之光,我們可以更加深刻領悟到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歷史必然。
2022/11/30
戰爭年代,先烈們“揣著紅心,提著腦袋”奮戰在革命的風口浪尖、激流漩渦之中,在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候,他們赤膽忠心、義無反顧,完美地回答了黨和人民的囑托。
2022/11/30
中國共產黨在根據地的紅色法治史,就是一部從“為誰執政”到“誰來執政”的歷史選擇史。
2022/11/30
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根據地醫療衛生事業是“人民至上”的中國特色醫療衛生事業的偉大開端。
2022/11/30
1945年夏,中共中央山東分局書記羅榮桓進駐山東省莒南縣下河村,由于長期勞累、生活艱苦,他的身體越來越差。身邊的工作人員早就想找些營養品給他補補身體,但一直沒有找到。 一天休息時間,工作人員去小河里捉魚、撈蝦,意外抓到了一條甲魚。大家喜出望外,立即做了一碗甲魚湯,準備給羅榮桓補充營養。 那時,房東老大娘也得了重
2021/05/13
1944年初的一天,新四軍第一師師長粟裕在蘇中三倉區蘭路址小街的老鄉陳子群家開會,警衛員將他的馬拴在門前的枇杷樹下。待粟裕開完會準備出發時,卻發現那匹馬把枇杷樹的樹皮全部啃光了,露出了白白的樹干。 粟裕當場把警衛員批評了一頓,一邊向房東陳子群道歉,一邊掏出錢來要賠償。陳子群說:“你們為老百姓打鬼子,一
2021/05/13
1940年冬,江蘇省阜寧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轄區包括今濱海縣全境。阜寧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宋乃德得知濱海士紳楊芷江是當地著名的抗日民主人士,立即拜訪楊芷江,與其探討黨和政府如何取信于民、發展經濟。楊芷江說,1939年的幾場海嘯,導致濱海沿海地區3000多人死亡,給民眾生產生活帶來巨大損失。他建議抗日政府興筑海堤,以定
2021/05/13
1943 年春節,幾萬日偽軍對蘇北抗日根據地進行“掃蕩”。新四軍三師師部為了跳出敵人的合擊圈,決定渡過舊黃河撤退,并通知部隊在河上用幾十條小木船臨時架起一座船橋。 黃克誠帶領部隊從阜寧縣出發,向舊黃河挺進。此時,經東溝、 益林一帶北上的敵人已逼近舊黃河,尾追的敵人也尋跡追趕,槍聲、炮聲離行
2021/05/13
1943年秋天的一個深夜,山西興縣蔚汾河暴發了一場特大洪水。天還沒亮,睡在床上的八路軍一二〇師師長賀龍被水聲驚醒,他立即穿上衣服快步走到村頭河邊。河邊早已聚集了不少鄉親,正在為沖垮了的土地和水井犯愁。 賀龍問蔡家崖村村長溫國華:“聽說這口井一遇洪水就淹,為什么不另打一口井呢?” 溫國華苦
2021/05/13
1941年,李先念率領新四軍第五師司令部駐扎在湖北省黃陂縣的姚家山村。一天早晨,村民姚壽山準備出門拾糞積肥,發現自家大門上掛著一塊鮮豬肉。看著這塊至少有兩三斤重的豬肉,姚壽山有點摸不清頭腦。他舉目四望卻沒發現一個人,無奈只好把豬肉掛回門上拾糞去了。 等他從村后來到村前時,發現很多村民手里都拎著一大塊鮮豬肉聚在一起
2021/05/13
1937年3月,紅軍西路軍中醫院院長丁世方在一次戰斗中腿部負傷,與部隊失去聯系,只得拖著傷退,到處流浪。甘肅省張掖縣魏家寨村大戶魏鐸臣見丁世方腿部有槍傷,又操著安徽口音,判斷出他是紅軍,便趕緊把自稱王姓游醫的丁世方領進家中。由于進出魏家的人很多,魏鐸臣白天將丁世方送到院內那棵遮天蔽日的大榆樹上躲藏,夜晚就讓他藏匿在
2021/05/13
1928年,江蘇省南通女子師范學校學生、中共黨員朱文英,擔任了共青團南通縣委婦女部長。從那時起,朱文英的家就成為中共南通縣委和通海特委的秘密聯絡機關。 朱文英的母親朱姚,是個小腳女人。她在女兒朱文英的影響下,由同情革命到支持革命,主動承擔起保護黨的機關、掩護革命同志的工作。每當地下工作者來她家開會,她都站在院外裝
2021/05/13
1935年3月,川南游擊縱隊戰士呂繼曉患上重病,部隊決定把他留在四川省長寧縣合家鄉寶聯村羅銀輝家中治病。 羅銀輝一家把呂繼曉當親人,為他采藥、熬藥,洗衣做飯。呂繼曉是江西興國人,口音重。每次敵人來搜查,鄉親們就囑咐他別說話,裝啞巴,從而躲過了敵人的多次搜捕。 在貧苦農民的掩護和羅銀輝一家照顧下,呂繼曉的病情逐漸
2021/05/13
1934年8月,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攻克福建省羅源縣后,獨立團參謀長楊采衡與幾十位傷員在巽嶼村臨時醫院養傷。 巽嶼村是個四面環海的島嶼,是鄉蘇維埃政府所在地。 1934年10月26日,駐羅源的國民黨保安隊和海軍陸戰隊300多人合圍進攻巽嶼村。村赤衛隊和村民與部分輕傷員一起與敵拼殺。在村民拼死掩護下,楊采衡率部分重
2021/05/13
1934年12月,中共蘇區中央分局轉移到江西省于都縣黃麟鄉井塘村,分局書記項英和妻子張亮等人住進村民謝招娣家里。在隨后的日子里,謝招娣經常為紅軍縫補漿洗,還不時把自家的黃元米馃、花生、鞋墊等食物和物品送給紅軍。 1935年春,紅軍游擊隊面臨嚴峻困境。中共蘇區中央分局決定傷員就地疏散到群眾家里,機關秘密撤離井塘村。
2021/05/13
1935年5月,中央紅軍從云南省祿勸縣皎平渡口渡過金沙江后繼續北上,準備渡過大渡河進入川西。 5月24日,紅一團在安順場附近的馬鞍山一舉打垮守敵,繳獲了一條渡船。有了船,紅軍趕緊尋找本地的船工。安順場上最好的船工名叫帥士高,是渡口沿岸聞名的“船老大”。 紅軍敲開了帥士高的家門,耐心向他宣
2021/05/13